2009/7/4

焦點論衡:從“識繁書簡”看中文的危機 2009/06/22 17:51:07

作者●丁家奴
馬英九6月9日接見僑界代表時建議,兩岸採用“識繁書簡”方式,解決中文的繁簡體問題。他說,正體字代表中華文化,認識繁體字,書寫時可以寫簡體,這樣才能跟中華文化的古籍接軌。

馬英九雖然不是提出這個建議的第一人,此時此刻議論此事,卻是及時的。巧的是,上海語文學者潘文國去年出版的《危機下的中文》(下稱《危》書),已討論這個課題。

書中說,1988年7月,國民黨重要人物陳立夫(已故)在台灣提出“文化統一中國”,在繁簡字問題上主張“繁簡由之”,引起很大的共鳴。

簡體字是中國大陸一紙命令下推行的,隨著中文已經進入電腦,這項措施愈來愈為人詬病,一些簡體字仍然令人難以接受。上世紀90年代初,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曉園(已故)也提出“識繁書簡”的建議,但是在兩岸政治對立的情況下,自然沒有結果。

名歌手張靚穎鬧笑話

其實,簡體字也牽引出中文的危機。

北京大學教授謝冕說:“漢語的境況令人擔憂。簡化漢字給我們帶來了方便,但隨之而來的混亂已是無庸諱言的事實。很多中國人不認識繁體字,不會使用毛筆,更不會閱讀古代典籍。這些人是'新文盲'…”中國名歌手張靚穎就發生一件令人嘆息的事。

2007年,她到香港為金像獎頒獎時,不會念得獎人的姓名,因為香港用的是繁體字。中國的年輕一代到了香港和台灣,竟變成半文盲。他們更失去閱讀古代經典文獻的能力。這正是馬英九所說的“跟中華文化的古籍接軌”問題。

簡體字在中文中只佔25至30%,沒有繼續簡化下去,就說明了簡體字本身的缺陷。潘文國認為,當初推行簡體字,是作為漢字拼音化的橋樑,僅是權宜之計,主要著眼於當代,而忽略了某些漢字在古代的特殊用法。簡化方案製定過程中,“同音代替”當作一種重要的簡化方式,隨之產生了“一簡對多繁”的問題,即一個簡體字對應多個繁體字。

中國推行簡體字逾50年的今天,漢字拼音化看來已成為“泡影”,但是所產生的簡化漢字,卻給我們製造了許多問題。

中國人為什麼要搞漢字拼音化呢? 《危書》說深層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五四時代的全盤西化論。魯迅甚至說過“漢字不滅,中國必亡”。歷代都有人認為,中國積弱的原因,是教育落後,而教育落後的原因,在於漢字難學。這個論調到今天仍有人在彈。

蔡元評君在6月16日的《繁體字和滿洲辮子》中說:“漢字原本就吃力不討好。寫字一難,翻字典二難。”他又說:“漢字結構上的原罪已夠悶人了,…”

奇怪的是,如果拼音文字真的容易學,為何馬來西亞人的英文水平老是提升不起來?

關於漢字難學的論調,就讓法國教育部漢語總督學、著名漢學家白樂桑來回答:“我經常聽到漢字難學這種說法。很奇怪,說這話的都是你們中國人。 ”。

韓國編撰漢字辭典

不久前,韓國21位前總理聯名向總統府建議,小學恢復教導中文。

韓國的檀國大學東洋學研究所編撰的《漢韓大辭典》,經過30年努力之後,今年將出版,共15冊,是世界最大的漢字辭典。

在中國崛起,中文地位上升的時代,中國人卻盲目崇洋,全民學英文,同時忽略自己的中文,造成水平下降。 2005年,上海復旦大學舉辦漢語言文字大賽,考查參賽者的漢語言基本知識,得第一名的竟是韓國留學生隊。同年,在上海舉行的一次資格考試中,有一道漢譯英題:富貴不能淫。有人譯成“Be rich, but not sexy”。

上海的另一項翻譯大賽,一等獎懸空,二等獎頒給一位新加坡人,原因在於他“流暢、優美的中文表達”。

如果這些事例還不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程度,那就看看白先勇的見解吧:他在總結現代漢語的命運時說:“百年中文,內憂外患。外患,來自西方語言的衝擊,漢語嚴重歐化;內憂,則是我們媚外的文化心態和日漸衰微的母語自信心和自覺意識。”

不幸的,白先勇的話,也說中了馬來西亞中文的現狀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